2025年游戏向固态硬盘怎么选丨平台兼容性科普与型号推荐
马上就要到618,为电脑或者游戏主机扩容是很多用户的刚需,一线厂商硬盘的价格会比二三线厂商高出一些,这个钱值不值多花是个问题。
本文和大家解析下什么样的设备建议用一线厂商的固态硬盘,底层原因又是什么,欢迎点赞收藏打赏三连,有复杂问题咨询请单独联系。
⏹ 省流总结给懒得看完的朋友做下总结:
● 常规台式机的主板认证机制比较松,加装固态硬盘一般不存在兼容性问题。
● 部分笔记本电脑、迷你主机、游戏主机和工作站,由于有独立的硬件认证机制,可能存在固态硬盘认不出来没办法用的问题。
● 如果是上面说的特殊设备,比较简单的选购方法是买一线厂商热门型号,具体参考厂商给的兼容性清单,下文有细节讲解。
● 直接买本文推荐的希捷酷玩530R也可以,除了兼容性强+有DirectStorage游戏支持,还送一次免费的Rescue数据恢复服务,适合游戏玩家和内容创作者。
下面按照从平台分析到安装使用的逻辑排序,具体和大家分享下相关知识,更偏理论一些。
⏹ 硬盘兼容机制不管是电脑还是主机,硬件+系统/软件都正常才能使用,本段就按照软硬件两个维度分开讲解。
1️⃣ 硬件平台的相关因素
目前和硬盘兼容性直接相关的硬件是TPM(Trusted Platform Module),中文名是可信平台模块,名称其实已经说明了这个芯片的作用,主要用于生成、存储和管理加密密钥,确保系统启动、数据访问的完整性,说白了就是安全,目前已经迭代到TPM2.0。
TPM有两种形态:
● 首先是硬件TPM,正常中高端主板和笔记本/迷你主机会直接板载dTPM芯片,也有主板是预留TPM接口,用户自行安装接入TPM模块,安全性比较高。
● 第二是软件TPM,比如集成在主板UEFI中的fTPM,还有EXSi和VirtualBox支持的虚拟TPM,安全性相较第一种低一些。
对常规用户来说,知道硬件必须支持TPM才能正常安装Windows就行,虽然安装流程可以改注册表跳过,但这么操作会存在运行不稳定等风险。
对固态硬盘来说,TPM存在两个影响:
● TPM级别比较高的平台,如果购买的固态硬盘不在受信列表上,那么就不支持加密解密,就算物理安装上去也无法正常使用。
● TPM级别比较低的平台,不在受信列表的固态硬盘也能用,但由于没对解密加密做优化,所以会存在读写下降+延迟增高的问题。
一线厂商硬盘的优势就在这里了,比如希捷针对B端的FDE机制,可以轻松实现单机单盘绑定,对安全+保密有需求的企业用户来说很重要,游戏玩家了解下就行。
回归游戏向固态硬盘的选择,不同平台(CPU+主板)会影响硬盘性能,在之前的评测中展示过多次,简单概括下:
● Intel常规平台只支持256Bytes,顺序读写会差点,强在随机读写,更适合复杂的大型3A游戏和MOD玩家。
● AMD常规平台能支持512Bytes,正好和Intel反过来,顺序读写会强点,随机读写会差一些,更适合经常删装的游戏蝗虫。
● 特殊的是Intel Ultra 200系列,PCIe5.0硬盘会有bug,读写性能上不去,目前还没修复。
● 另外一个特殊的是AMD X3D系列,X3D模式对显卡性能的加成太大,就算是硬盘随机读写能力差点也可以忍。
不同平台不仅在软件测试时会出现差异,在复杂游戏以及生产力软件都会体现出来,具体可以参考下文的实测部分。
2️⃣ 软件功能的影响因素
对游戏玩家来说,安全性功能可能没那么重要,更多在意的是读写性能(快不快+卡不卡),继续以Windows为例,降低延迟+增强读写的DirectStorage功能就需要硬盘固件支持方可使用,在大型游戏/软件的加载过程中会有明显体现。
经过实际测试,想要让DirectStorage功能生效,必要条件是将主板和显卡驱动更新到最新版本,不然可能会出现性能下降的问题。
除了读写性能以外,存储性能也有对应的功能,除了TRIM和S.M.A.R.T这些基础功能外,高阶功能如保证数据一致性的ECC纠错和保证运行温度的温控等,这些功能都需要硬盘本身支持才行。
3️⃣ 如何判断兼容性
游戏主机、迷你主机和工作站等特殊设备一般在官网会有推荐型号,比如Xbox推荐的就是希捷专用拓展盘,比较典型。
常规自组电脑也比较简单,找到主板官网,在支持清单(QVL)中即可找到厂商建议使用的固态硬盘,一般会精确到产品产品型号,一二线厂商的固态硬盘居多。
另外还有个冷门设备是NAS,最近发布的群晖DS925+只能使用QVL上的硬盘,简单说一下我的测试结果:
● 使用非认证的机械硬盘,就算混用群晖原装硬盘,也无法完成初始化。
● 使用非认证的固态硬盘,可以完整走完初始化流程,但无法作为加速盘或者创建存储池。
目前清单上只有群晖原厂硬盘,但根据可靠消息,希捷酷狼(含Pro)大概率会在近期跟进,NAS玩家可以关注下。
⏹ 家用型号推荐本次推荐的是希捷酷玩530R,简单介绍下。
1️⃣ 参数解析
希捷酷玩530R的定位是游戏向硬盘,官方建议就是搭配Xbox和PS5,基础版本一共有1T、2T和4T三款容量可选,区别有两个点:
● 第一是顺序写入,大容量版本会有下降,但是不多,1T版本为7000MB/s,2T版本为6900MB/s,4T版本为6800MB/s。
● 第二是TBW,也就是理论写入总量,对应保修,大容量版本的TBW是翻倍,1T版本为1100T,2T版本为2400T,4T版本则是夸张的5050T,经常安装卸载游戏或拷贝大文件的用户购买酷玩530R,买一抵2片,酷玩530R 耐久度堪比企业级固态硬盘。
● 其他参数一致,都是PCIe4.0协议型号中头部那档,7400MB/s的天花板顺序读取,最大亮点是高达1300K的随机读写,游戏和生产力都合适,
我个人会建议入手2T版本,毕竟能考虑希捷酷玩530R的各位不差这点差价,游戏越来越大,低空闲率状态的硬盘整体性能也会下降,2T比较合适。
另外希捷酷玩530R还有个散热器版本,散热马甲的高度专门针对PS5设计,可以进一步控温保证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
看过我NAS硬盘推荐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希捷的中高端型号会送一次免费数据恢复服务,希捷酷玩530R是三年内免费一次,对高强度用户来说是很实用的附加价值。
2️⃣ 方案介绍
希捷酷玩530R的基板是标准2280长度,除了Steamdeck这类紧凑型掌机以外,几乎所有主流设备都适配。
撕开标签就能看到希捷酷玩530R的核心组件:
● 主控使用的是群联PS5018-E18 ,最大亮点是支持第四代LDPC纠错,同时多核架构在延迟控制方面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 独立缓存则是单颗粒1G的SK 海力士,编号为 H5AN8G6NDJ,正反面各有一颗共计2G,对短期读写大量数据的复杂游戏以及生产力软件都有帮助。
颗粒则是正反面共8颗,单颗粒为512G,编号为T27BGA5A1V,这种分布式设计可以避免单点积热问题。
根据查询可以看到,颗粒型号是铠侠的162层3D NAND BiCS6闪存,类型为TLC,也是市面上E18搭配最多的颗粒,足以证明这款颗粒的稳定性。
3️⃣ 实测数据
本次测试平台为Intel i7-14700K+RTX4070,属于比较常见的中高端配置,比较具备参考性,也可以印证兼容机制里面关于性能差异说明。
首先是代表空盘状态表现(峰值数据),使用CrystalDiskMark8,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顺序读取:7099.67MB/s
● 顺序写入:6808.93MB/s
● 随机读取(Q32T16):5311.95MB/s / 1296277 IOPS
● 随机写入(Q32T16):6136.25MB/s / 1497864 IOPS
通过测试可以看到,在Intel平台下测试,顺序读取速度是低于官方标称低了约300MB/s,但随机写入则高了接近200000 IOPS,这就是上文分享的差异化所在。
接下来是代表空盘状态表现(平均数据),使用AS SSD Bench,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顺序读取:5781.46MB/s
● 顺序写入:5043.49MB/s
● 4K随机读取:3375.12MB/s / 864030 IOPS
● 4K随机写入:4142.05MB/s / 1060365 IOPS
● 读取响应时间:0.028ms
● 写入响应时间:0.029ms
● 总得分:10894
和上面的峰值速度不同,AS SSD主要看的是平均数据,所以会低一些,更贴近真实使用(高负载持续读写)的体验。
第三是代表低空闲率状态表现,使用Txbench,空闲率设置20%,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顺序读取:5701.61MB/s,响应时间为2.94ms。
● 顺序写入:1412.73MB/s,响应时间为11.87ms。
● 4K随机读取:1342.02MB/s,响应时间为0.38ms。
● 4K随机写入:992.49MB/s,响应时间为0.53ms。
由于希捷酷玩530R的回收机制调的比较保守(方便之前提到的Rescue恢复服务),在低空闲率状态下,读写性能下降蛮多,但延迟控制还不错。
第四是游戏表现,使用3DMark的存储基准测试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综合评分为2196分
测试前我看了下别人的数据,有测试同款(相同固件)跑分只有1000出头的问题,博主定位是回收慢,本次测试则正常,应该还是主板BIOS有差异导致的。
第五是DirectStorage的差异对比,使用3DMark的DirectStorage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性能提升为134.8%
这类特殊功能同样存在平台差异,问了下测试同款的朋友,使用有显卡优化(X3D模式)的9800X3D能到200%以上,还是看平台哈。
最后是温度,测试时的室温为30℃,将希捷酷玩530R安装在靠近RTX4070显卡的M.2槽位上,实测温度为63℃,确实也是E18独缓方案的不足,大家安装时候尽量离显卡远点吧。
⏹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