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那个那个亲戚,叫什么什么来着?
父亲:老一辈喊爹爹(音同dia'dia),现在多喊爸爸,读作baba,向别人说起时,一般叫爷(音同ya),“倪爷”,即“我爸爸”,随意些的也喊老头子(音同lai'dou'zi)。
伯父:老伯伯(音同lai'ba'ba),不管伯父多大,是八十二岁,还是二十八岁,这“老”字都跑不了,一律喊老伯伯。父亲一辈,比父亲年纪大的男性,都叫老伯伯。
伯母:叫做姆娒,年长女性也如此称呼。
叔父:阿叔、叔叔(音同so'so)、爷叔(音同ya'so),父亲一辈,年纪比父亲小的,也这么叫。
叔母:婶婶(音同sen'sen),或婶娘(音同sen'niang)。
姑妈:父亲的妹妹叫嬢嬢(音同niang'niang),父亲的姐姐叫嬷嬷(音同mo'mo),现在也有不喊嬷嬷,直接喊“大嬢嬢”的。
姑父:父父(音同fu'fu)
嫂子:嫂子(音同sao'zi)
姐夫:姐夫(音同jia'fu)
妹夫:妹夫(音同mei'fu)
弟媳妇:弟新妇(音同di'xin'fu)
儿子:伲子(音同ni'zi)
女儿:囡嗯(音同nuo'en)、丫头(音同wo'dou)
儿媳:新妇(音同xin'fu)
侄子:侄子(音同ze'zi)
侄女:侄囡嗯(音同ze'nuo'en)
外甥:外甥(音同na'sang)
外甥女:外甥囡嗯(音同na'sang'nuo'en)
孙子:孙子(音同sun'zi)
孙女:孙囡嗯(音同sun'nuo'en)
外孙:外孙(音同na'sang)
外孙女:外孙囡嗯(音同na'sang'nuo'en)
外亲
外亲,指女系血亲相联系的亲戚。
母亲:姆妈(音同mu'ma),或妈妈(音同ma'ma),向别人说时,一般称娘(音同niang)。
外公:外公(音同na'gong)
外婆:外婆(音同na'pu)
外公、外婆,现在往往也叫阿爹、阿婆,向外人说起时,为表示区别,仍会叫外公、外婆。
舅父:娘舅(音同niang'jv),或舅舅(音同jv'jv)
舅妈:舅姆(jv'ma),或舅妈(音同jv'ma)
姨妈:阿姨(音同a'yi)
姨父:姨夫(音同yi'fu)
妻亲
妻亲,又称“姻亲”,妻子一方的亲戚。
丈夫:当家(音同dang'ga),或者相伲男人(音同xiang'ni'no'nin),或者老公(音同lai'gong),以前妻子也称丈夫为倌人,新郎官就是新倌人。
妻子:家主婆(音同ga'zi'fu),或者相伲女人(音同xiang'ni'nv'nin),也有叫家小、屋里厢的。
现在夫妻间基本互称老公、老婆。
岳父:丈人(音同zang'nin)
岳母:丈母娘(音同zang'mu'niang)
公公:阿公(音同a'gong)
婆婆:阿婆(音同a'pu)
现在无论是岳父岳母,还是公公婆婆,基本都跟着对方叫爸爸、妈妈,向别人说起时,为示区分,仍会用传统称呼。
妻姐、妻妹:阿姨
妻兄、妻弟:阿舅、舅老爷
你们家的称呼还这样吗?
其实,苏州话的变迁除了大力推广普通话外,还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几十年来,苏州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外来人口,在活跃经济的同时,也加速了文化的融合,促进了语言的变迁。
作为苏州的土著,有时难免觉得可惜,努力传播苏州话,而对新苏州人来说,融入则更加容易了。
图:苏茶网、摄图网
“
望平原兮寄远目,叹姑苏兮聚麋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