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健康服務
奶瓶餵哺指引 - 如何正確沖調配方奶粉及安全餵哺嬰兒
(02/2025 修訂內容)
選用嬰兒配方奶餵哺嬰兒須考慮的要點
在寶寶的首幾個月裏,家長若因種種原因未能餵哺母乳或在知情下選擇不以母乳餵哺寶寶的話,便只應以嬰兒配方奶替代母乳。
選用前,家長須考慮以嬰兒配方奶餵哺後,寶寶吃母乳的意欲會減少,而媽媽會相應地減少製造母乳。
嬰兒配方奶並不便宜。在嬰兒初生的第一年,購買奶粉所需的金錢其實甚為可觀 (例如以每罐約值276元的900克嬰兒配方奶粉1計算,寶寶每月飲用3.5罐,家長便要花上過萬元來購買奶粉)。
嬰兒配方奶分為兩種:經商業無菌處理並可即時飲用的液態奶和奶粉。家長應注意嬰兒配方奶粉不是無菌產品,必須用正確的方法沖調奶粉和消毒用具,若處理不當,有可能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1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在不同零售店搜集到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價格資料(2025年1月)。900克嬰兒配方奶粉價格的中位數。
母乳,不單是寶寶天然的食糧……
母乳的營養成分最能配合嬰兒生長和發育的需要,同時亦含有媽媽的抗體、活免疫細胞、酵素等許多不能從嬰兒配方奶中獲取的寶貴成分。這些成分不但可增強嬰兒的免疫力,減低因腹瀉和肺炎而住院的機會,亦可幫助消化及吸收養分。
餵哺母乳不但可增進母嬰感情的聯繫,加強嬰兒的安全感,而且方便、省時、省錢和環保。對母親來說,餵哺母乳亦有助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曾餵哺母乳的婦女,患上卵巢癌和乳癌的機會也較低;持續餵哺母乳的婦女,患高血壓和糖尿病的風險亦較低。
目錄
什麼是嬰兒配方奶?
怎樣選擇合適的嬰兒配方奶?
奶瓶餵哺需要什麼用具?
如何選擇奶瓶及奶嘴?
怎樣清潔、消毒及儲存餵奶用具?
怎樣沖調嬰兒配方奶才安全?
怎樣儲存已沖調的嬰兒配方奶?
怎樣加熱嬰兒配方奶?
寶寶何時要吃奶?
如何回應寶寶吃奶的需要?
怎樣用奶瓶餵哺寶寶?
怎樣替寶寶掃風?
寶寶吐奶怎辦?
寶寶每天需要吃多少?
寶寶吃奶的分量足夠嗎?
什麼是嬰兒配方奶?
大多數的嬰兒配方奶是以牛奶為主要基礎原料提煉生產,有些則是以羊奶或大豆蛋白製成。
嬰兒配方奶的營養成分組合,須符合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標準,可滿足嬰兒從出生至可適當餵養固體食物的最初幾個月的營養需求。2
怎樣選擇合適的嬰兒配方奶?
以牛奶蛋白為主要基礎原料生產的嬰兒配方奶,一般稱為「1號奶粉」,適合健康的初生嬰兒。
如果嬰兒患有半乳糖血症,或者由於宗教或文化原因而不能食用以牛奶製成的配方奶,則可選用以大豆蛋白製成的嬰兒配方奶。
雖然嬰兒配方奶粉品牌眾多,但營養成分類似。選擇嬰兒配方奶時,家長可諮詢醫護人員的意見;亦可按市場供應或個人意願來選擇。轉用其他品牌的嬰兒配方奶粉並不會妨礙嬰兒吸收營養或影響他的健康。
早產或免疫力較弱的嬰兒較容易受細菌感染,如情況許可,家長應為他們選擇經無菌處理並可供即時飲用 (ready-to-feed) 的液態嬰兒配方奶。3
除非醫生建議其他選擇,六個月以下的嬰兒應只飲用嬰兒配方奶!
六個月大後,嬰兒仍可繼續飲用嬰兒配方奶。十二個月大後的嬰兒可轉用全脂牛奶。
2本港出售的嬰兒配方奶,受法例規管,包裝上須列出營養成分。詳細內容請參考食物安全中心的網頁。
3食物安全焦點(二零零八年十一月第二十八期)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出版。
Q. 哪些嬰兒配方奶可減少寶寶出現過敏症狀?
對於一般健康的寶寶,現時沒有研究證據支持某一類嬰兒配方奶能夠降低過敏症狀出現的機會。若寶寶的家族成員有過敏病史,建議家長選用嬰兒配方奶餵哺前,先諮詢醫生意見。
Q. 對牛奶過敏的嬰兒,可選哪些配方產品?
家長若懷疑寶寶對牛奶蛋白過敏,應諮詢醫生作評估和診斷。對於確診為對牛奶蛋白過敏 (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
的寶寶,家長須遵從醫生指示使用「特殊醫用配方」4來餵哺,例如「深度水解蛋白配方」(extensively hydrolysed
formula)及「胺基酸配方」(amino acid formula) 等。
豆奶或羊奶嬰兒配方奶粉並不適合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因為他們有機會同樣對大豆、羊奶蛋白過敏。
4「特殊醫用配方」是指特殊醫用嬰幼兒配方產品。
Q. 寶寶大便乾硬是否和嬰兒配方奶粉有關?
一般來說,六個月以內的寶寶出現便秘的情況並不常見。不過,若寶寶由吃母乳轉吃嬰兒配方奶,或由一種嬰兒配方奶轉吃另一種,便有可能出現短暫性的便秘。此外,家長須按照奶粉罐上的比例加入正確分量的奶粉和水;並先注入水再放奶粉來沖調;這樣寶寶便可攝取充足的營養和水分。若有需要,可讓寶寶在兩餐之間喝少量開水。
Q. 家長如何替寶寶轉換嬰兒配方奶粉? 轉換時需要注意什麼?
轉換奶粉沒有特定的程序,若寶寶接受新口味,家長可以直接以新奶粉取代原來的奶粉;亦可循序漸進地每天轉換一至兩餐新奶粉,直至完全取代原來的奶粉。
不同品牌的嬰兒配方奶粉,水和奶粉的沖調比例有可能不同,家長切勿把兩款或以上不同品牌的配方奶粉混合沖調。
因為不同品牌奶粉的添加成分 (例如鐵質、益生菌等) 會略有不同,家長替寶寶轉用配方奶粉時,可能會發現他的大便次數丶質地及顏色有所改變,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無須過分擔心。
較大嬰兒配方並不適合六個月以下的寶寶飲用
較大嬰兒配方 (即「2號」、「3號」配方奶) 所含的蛋白質相對高,對初生嬰兒尚未成熟的腎臟會造成負荷,亦可能引致脫水、腹瀉或腦部受損的情況。
一歲以下的寶寶不應飲用
羊奶
豆漿
全脂或低脂奶
淡奶
煉奶
奶瓶餵哺需要什麼用具?
消毒儀器 (例如:水鍋、電或微波蒸氣消毒器)
大小和物料合適的奶瓶和奶嘴
用來清洗奶瓶和奶嘴的專用刷子
用來夾取已消毒的奶瓶和奶嘴的鉗子
如何選擇奶瓶及奶嘴?
選擇奶瓶
使用玻璃奶瓶或不含雙酚A的塑膠奶瓶;
瓶身圖案的顏料要無害而不易脫落;
瓶身清澈,能容易看到瓶內的狀況;瓶身的刻度顯示清楚;
易於清洗;
大小適中。
選擇奶嘴
奶嘴大小須配合寶寶的年齡;
不同物料或形狀的奶嘴,並沒有太大的分別。乳膠奶嘴柔軟而富彈性;矽膠奶嘴則較堅硬耐用,不易變形;
奶嘴孔的大小要適中,奶液從奶嘴流出時應約每秒一滴。若奶嘴孔太小,寶寶便要用力吮奶,並會吞入太多空氣;相反,若奶嘴孔太大,奶流得太快,寶寶會容易嗆到。
避免使用含雙酚A的奶瓶。選用符合安全標準 (如歐洲標準EN 14350) 的奶瓶和奶嘴。
必須換掉瓶身刻度模糊不清的奶瓶。
切勿使用破裂或損壞的奶瓶和奶嘴。
怎樣清潔、消毒及儲存餵奶用具?
(清潔、消毒及儲存用具影片)
所有用以餵哺母乳或配方奶的用具 (奶瓶、奶嘴、奶瓶蓋、奶瓶環),及沖調奶粉的用具 (如鉗子和刀等),均須徹底清潔和消毒。
1. 清潔用具
清潔餵奶用具前,應用梘液和水洗淨雙手及用熱肥皂水清潔工作枱面;
用熱肥皂水或清潔劑洗淨奶瓶、奶嘴和鉗子,並用乾淨的奶瓶刷擦洗奶瓶和奶嘴內外,確保瓶底和難清洗的角落沒有殘留的奶垢,然後用清水徹底沖洗。
細菌容易在裂縫滋生。清洗時須仔細檢查,扔掉破裂或損壞的奶瓶和奶嘴。
2. 消毒用具
你可選擇以下方法把已清潔的用具消毒:
甲、煮沸消毒
先確定用具是否可以煮沸;
把已清洗的奶瓶和奶嘴放進鍋內,加水至完全浸沒所有餵奶及沖調奶粉的用具,確保奶瓶及奶嘴內沒有空氣;
蓋好鍋蓋,將水加熱至沸騰,繼續煮沸五至十分鐘,然後熄火,待其自然冷卻。取出用具請參考「儲存和處理已消毒的餵奶用具」
需要使用奶瓶和奶嘴時才打開鍋蓋。若曾打開鍋蓋,須重複消毒程序。
乙、蒸氣消毒(電或微波蒸氣消毒器)
必須依照製造商的指示進行消毒;
注意奶瓶和奶嘴口必須向下;
於沖調奶粉前才打開上蓋拿出所需用具。取出用具請參考「儲存和處理已消毒的餵奶用具」;
若曾打開上蓋,須重複消毒程序。
丙、化學劑消毒
必須依照生產商的指示使用化學劑消毒,包括消毒的時間、定時更換化學劑等。大部分產品每24小時需要更換消毒溶液一次;
將餵奶用具放入消毒溶液中,確保奶瓶、奶嘴內沒有氣泡,並在上面加上蓋子壓着用具,使用具完全浸泡在消毒溶液裏。
3. 儲存和處理已消毒的餵奶用具
於沖調奶粉前才取出已消毒的用具是最理想的做法;
從鍋中或消毒器取出用具前.先用梘液和水洗淨雙手,然後用乾淨的毛巾擦乾 (請參考《潔手 - 一個既簡單且有效預防感染的方法》單張);
若需要預先取出用具待用,必須用已消毒的鉗子從消毒器夾出,並裝配奶瓶和奶嘴,再放進清潔及有蓋的容器內儲存;
使用煮沸消毒的奶瓶可儲存24小時;使用其他消毒方法儲存奶瓶的時間,須按照製造商的指示。
怎樣沖調嬰兒配方奶才安全?
(沖調配方奶影片)
沖調步驟:
煮沸開水
把自來水/蒸餾水煮至沸騰。如果使用電熱壺,應待電熱壺自動斷電為止。
潔淨沖調嬰兒配方奶的地方並洗淨雙手
潔淨及消毒桌面。用梘液和水洗手,並用乾淨布或紙巾抹乾。
取出已消毒的奶瓶
取出已消毒的奶瓶,倒掉在奶瓶和奶嘴內的水;若使用化學劑消毒,應依照生產商的指示處理奶瓶和奶嘴。
使用樽裝水沖調嬰兒配方奶
部分樽裝水(例如礦泉水)的礦物含量可能超出嬰幼兒身體所需,不宜用作沖調嬰兒配方奶。5
若使用樽裝蒸餾水,應先把水煮沸。
5National Health Service. How to make up baby formula. Retrieved December 6, 2024.
詳細閱讀嬰兒配方奶粉包裝上沖調奶粉的說明,按指示的比例量奶粉和水。
用不低於攝氏70度的水來沖調嬰兒配方奶。每次都用新鮮沖調的配方奶餵寶寶,能把感染細菌的機會減至最低。
注入適當分量的熱開水
把適當分量的熱開水注入已消毒的奶瓶;水的温度不應低於攝氏70度。為達至這温度,水在煮沸後放置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
加入準確分量的奶粉
必須使用附在罐內的專用量匙。先盛滿量匙,然後刮平,切勿擠壓奶粉。
奶粉的分量須以每平匙計,並嚴格依從包裝所示奶粉和水的比例,把奶粉加進已注入水的奶瓶。
要點
必須用不低於攝氏70度的水來沖調嬰兒配方奶,以殺掉奶粉中有害的細菌。6
6世界衞生組織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合編。2007。安全製備、儲存和操作嬰兒配方奶粉指導原則。世界衞生組織。
搖動奶瓶
把奶嘴、瓶蓋等組件套在奶瓶。輕輕搖晃或轉動奶瓶至奶粉徹底溶化。
把奶降温
以流動的自來水沖奶瓶,或把奶瓶放在盛着冷水的容器內,讓嬰兒配方奶迅速降至合適餵哺的温度。用來冷卻的水位,須低於瓶蓋及不觸及奶嘴。
測試奶的温度
餵哺前,須把奶滴在手腕內側測試温度,感覺温暖即可。如仍然熱燙,應繼續冷卻奶瓶,以免燙傷寶寶口腔。
要點
已沖調的嬰兒配方奶,須於2小時內飲用。
怎樣儲存已沖調的嬰兒配方奶?
給寶寶飲用剛沖調的嬰兒配方奶最安全,建議每餐即沖即飲;
如必須預先沖調嬰兒配方奶,應把剛調好的奶盡快冷卻,然後立即放進攝氏4度或以下的雪櫃內儲存;
嬰兒配方奶存放在雪櫃內不應超過24小時,逾時未用的奶必須倒掉。
怎樣加熱嬰兒配方奶?
把冷藏的即用液態或預先沖調的嬰兒配方奶,放進盛了熱水的容器中加熱 (水位不應觸及瓶蓋及奶嘴),加熱時間不應超過15分鐘,期間不時搖動奶瓶確保平均加熱;
若使用暖奶器加熱,須按照製造商的指示;
曾飲用的嬰兒配方奶,切勿再加熱。
注意
加熱後的奶應在2小時內飲用,否則必須倒掉。
切勿使用微波爐加熱嬰兒配方奶! 用微波爐加熱的奶温度並不均勻,部分的奶會過熱,可能燙傷寶寶。
Q. 外出時要餵寶寶吃奶,我需要有什麼準備?
在外餵哺寶寶,家長可以選用經無菌處理並供即時飲用的液態嬰兒配方奶;若用嬰兒配方奶粉,更須注意沖調奶粉的步驟和用具的衞生。
由於消毒餵奶用具需時,家長應預先準備已消毒的用具,例如足夠的奶瓶和奶粉儲存盒。外出前,把奶粉放置於乾爽的奶粉儲存盒內;用保温瓶盛滿剛煮沸的熱水,並關緊瓶蓋,這樣水温便可以在數小時內保持在攝氏70度以上,以備沖調奶粉。
Q. 若要帶預先沖調的嬰兒配方奶給寶寶飲用,可以怎麼辦?
給寶寶飲用剛沖調的嬰兒配方奶最為安全,建議即沖即飲。若必須帶備預先沖調的配方奶,你可把配方奶放於雪櫃,在攝氏4度或以下冷凍,外出前才放進加了冰種的冰袋內運送。謹記!
從雪櫃取出的配方奶必須於2小時內飲用。
寶寶何時要吃奶?
無論你是餵哺母乳還是嬰兒配方奶,寶寶同樣會表示他餓了要吃和已經吃飽。
當寶寶餓了,他會本能地作出覓食的反應,下列是寶寶「肚子餓了」的早期信號:
睡醒時身體躍躍欲動;
舔嘴唇;
頭轉向兩邊並張開嘴覓食;
要是還沒有給寶寶吃奶,他就會發出中期信號:
吸吮小手或拳頭;
伸展手腳、手舞足蹈。
寶寶「肚子餓極了」時,會煩躁不安、哭鬧。然而寶寶每次哭並不一定是因為餓。
如何回應寶寶吃奶的需要?
觀察和回應寶寶的信號: 當注意到寶寶有「早期肚餓信號」便開始餵食,餵奶時配合他的節奏,直到他展示「吃飽了」便停止餵奶。
親近寶寶: 家長餵奶時,抱緊寶寶並看着他的眼睛、輕柔說話。親子間的肌膚接觸和交流,可以穩定寶寶的情緒和幫助他腦部發展。
親力親為: 爸爸媽媽盡量親自餵寶寶。
一致餵哺方式: 避免太多照顧者,有助寶寶適應。
怎樣用奶瓶餵哺寶寶?
(奶瓶餵哺影片)
餵奶時由寶寶主導,家長配合他吃奶的節奏,讓他控制速度和決定吃奶的分量。
你先洗淨雙手;替寶寶圍上口水肩;坐在有靠背的座椅,用墊子承托手肘。
餵食時,嘗試交替轉換抱寶寶的方向,以刺激他的視覺發展。
抱寶寶在懷中,讓他的頭頸靠在你的臂彎半坐卧,令他舒適地呼吸和吞嚥。
給寶寶看見奶瓶,用奶嘴輕觸他的上唇提示他,待他張開口才輕輕放入奶嘴。若寶寶沒張開口,可能表示他還未準備好吃奶,你便不要強行把奶嘴放進寶寶口中。
保持奶瓶於水平位置或只稍微抬高,讓奶嘴前端充滿奶,這樣可以避免奶流得太快。寶寶便能自行經吸吮來控制奶的流速,也能避免吃奶過量。
吃奶時,留意寶寶表現,例如張開手指和腳趾、停止吸吮、轉過頭、推開奶瓶、奶從嘴裡溢出等,便表示他要停下來休息。你可以移開奶瓶,不要敲打或搖晃奶瓶催促寶寶。
若他還要吃,便會再次含着奶嘴吸吮。若他吐出奶嘴,你可替他掃風。如果掃風後他還要吃,便繼續餵奶。
識別「吃飽了」的信號,讓寶寶決定吃多少奶。若寶寶有以下「吃飽了」的表現,家長便應配合,停止餵奶。
合上嘴巴;
吸吮慢了下來或不再吸吮;
放開或吐出奶嘴;
推開奶瓶;
拗起背、別過臉;
放鬆全身,睡着了。
注意
切勿添加或混入其他食物或藥物於配方奶中餵哺寶寶。
切勿把奶瓶墊高讓寶寶獨自吃奶,因這可能會引致嗆哽,甚至有窒息的危險。
留意寶寶吸吮時的情況,例如是否吃力、呼吸是否暢順等。家長可檢查奶嘴和奶嘴孔是否適中。
不要強迫寶寶喝掉瓶內的奶,吃剩的配方奶或母乳亦應倒掉。
不要讓寶寶含着奶瓶睡覺。以免他要依賴吸吮奶瓶入睡而難以學會有睡意時自然入睡;這樣亦避免寶寶長牙時,引致蛀牙。
怎樣替寶寶掃風?
(掃風影片)
吃奶後替寶寶掃風,可紓緩吮奶時吞入空氣帶來的不適。
吃奶後,應替寶寶掃風;若寶寶在吃奶中途停下來,家長亦可替他掃風。
掃風有兩種方法:
把寶寶抱直,讓他伏在你的肩膀上,用手輕拍他的背部或向上掃。
把寶寶放在你大腿上,用手固定他頭部,並承托着他的胸部和下巴,再用另一隻手輕拍他的背部或向上掃。
寶寶吐奶怎辦?
初生的寶寶在吃奶後、掃風或躺臥時可能會從嘴角流出一兩口奶,這是常見的現象。
你多留意以下情況,可以減少寶寶吐奶:
寶寶開始表現要吃或肚子餓,便要餵他。這樣可避免因他太餓而吃奶過急,吞入過多空氣;
餵奶時確保奶嘴前端充滿奶;
寶寶表示吃飽便停餵,避免餵奶過量;
吃奶或掃風後,抱起寶寶或讓他坐起,保持上身直立約十至二十分鐘,可減少吐奶。
若吐奶情況沒有改善,家長應諮詢醫生作檢查。
寶寶每天需要吃多少?
寶寶會按生長及身體需要調節吃奶量;每餐的吃奶量不甚相同,每天的食量亦會變化。相比吃奶量,觀察寶寶「肚子餓」、「吃飽了」的信號來餵更為重要。
讓寶寶主導吃奶的分量和次數。有部分寶寶需要頻密吃奶而每餐吃奶量較少;亦有部分寶寶吃奶次數較少但每餐吃奶量較多。
初生首數天,寶寶胃部容量小,吃奶量相當少,每次小睡2至3小時便醒來吃奶。隨後數星期,寶寶快速生長,一般約3至4小時便要吃奶,每次約60至90毫升。寶寶可能在某些時間會頻密索食,所以要按他們的需要來餵哺。
一至兩個月大後,寶寶吃奶節奏便會較有規律。在二至六個月期間,有些寶寶開始有晝夜節奏,在晚上可連續睡上5至6個小時,至清晨醒來才要吃奶,而且吃的分量還會多一點。
每個寶寶的吃奶量都不同,以下是首幾個月健康嬰兒吃奶分量的參考範圍7:
月齡
每天吃奶分量
一個月
約550-970毫升
二至五個月
約630-1110毫升
寶寶會按生長及身體需要調節所需的奶量,有些寶寶會連續幾天吃得特別多,隨後幾天又吃得少。如果他表現活潑,生長正常,便不用擔心。
相比吃奶量,觀察寶寶「肚子餓」、「吃飽了」的信號更為重要。家長無須執着要寶寶每餐吃奶分量一致,強迫寶寶吃光奶瓶的奶可能給他帶來壓力和令寶寶吃奶的分量多於所需。
7 Leung, S. S. F., Lui, S. & Davies, D. P. (1988). A better guideline on milk requirements for babies below 6 months. Australian Paediatric Journal, 24, 186-190.
寶寶吃奶的分量足夠嗎?
若寶寶的大、小便或體重有以下的情況,便顯示他吃奶的分量足夠;
寶寶的小便:
出生後首兩天每天會有1至2塊濕的尿片
在第三、四天每天最少有3塊較之前濕的尿片
第五天起每天最少有5至6塊相當重的濕尿片(每塊片約有3湯匙水的重量),小便透明或淡黃色
寶寶的大便:
出生後的五天內,由胎糞轉為黃色大便
質地由最初較稀爛、呈糊狀,逐漸變為柔軟及帶有小顆粒
寶寶的體重:
在出生後首數天,寶寶會有輕微的生理性體重下降 (俗稱「收水」)
約1至2周後便會回復出生時的體重,然後體重會穩步增長
在首兩個月,大部分嬰兒的體重平均每月增長0.5公斤以上
如對奶瓶餵哺有任何疑問,請向醫護人員查詢。
欲知更多育兒資訊,請瀏覽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網頁:www.fhs.gov.hk
或致電24小時資訊熱線:2112 9900
奶瓶餵哺的重點
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嬰兒出生最初六個月全吃母乳,約到六個月大,便須逐漸添加固體食物,以滿足嬰兒營養的需要,並繼續餵哺母乳至兩歲或以上。倘若因某些原因家長未能或在知情下選擇不餵哺母乳,嬰兒配方奶是寶寶出生後首數月裏,唯一的母乳替代品。
選擇嬰兒配方奶粉
嬰兒配方 (「1號奶粉」) 適合初生至十二個月以下的嬰兒。
較大嬰兒配方 (「2號奶粉」) 並不適合六個月以下的寶寶。六個月大後,轉用較大嬰兒配方並非必要。
沖調嬰兒配方奶
必須清潔和消毒奶瓶、奶嘴和沖調配方奶的用具。
嚴格地依從奶粉包裝上說明的水和奶粉比例沖調配方奶。
沖調配方奶的水温要在攝氏70度或以上,先注入水後放奶粉。
每次餵寶寶都用新鮮沖調的配方奶,並須在2小時內飲用。
用奶瓶餵哺寶寶
先測試奶的温度。
寶寶吃奶時,家長應抱他在懷中,讓他的頭頸靠在你的臂彎半坐卧。
按寶寶的需要餵奶,留意肚餓和吃飽的反應,千萬不要強迫寶寶吃奶。
倒掉吃剩的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