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历史中的女性同性恋

2025-07-31 09:29:17

怜香惜玉应为伴

宫廷中的女子因为寂寞而相互抚慰,那么民间女子之间所谓的真情,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

在关于明代契兄弟的文章中(参见 契兄弟—明朝那些同性婚姻 ),我们曾了解到,从明代中后期到清初,社会风气曾开放到甚至有些放荡,在这种背景下,李渔写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关于女同性恋的戏曲《怜香伴》(又名《美人香》),在李渔好友虞巍所做的《怜香伴序》中点明,这部小说其实来源于作者的家庭生活。

这部剧作中,才貌双全的崔笺云与秀外慧中的曹语花在雨花庵中一见钟情,约为金兰,以“美人香”为题共吟,后又约定来世结为夫妇。崔笺云穿上丈夫的男装,与曹语花在佛前盟誓并拜堂成亲,为了永远相守她们冲破重重阻力都嫁给了崔笺云的丈夫范石(好悲剧的男人,还自以为娥皇女英高兴的要命~)。

李渔对女同性恋的描写,不仅在《怜香伴》一部作品中,他还在专门的曲作《满庭芳.邻家姐妹》(《笠翁一家言诗词集.耐歌集》)中描写过两个小女儿在无人处偷情的亲昵。

对于普通封建社会女性同性恋的生存状况,其实在李渔的这部小说中就可窥见一斑。她们在经济上处于从属地位,依附于男子,沦为男子的私有物品,婚姻是她们生存下去的最大依靠。

所以古代的女性同性恋者就必须寄居在传统家庭中,心安理得的借助异性结合的婚姻来构建自己的爱巢,形成婚姻之中的婚姻。丈夫对她们而言,只是一个保证生活的工具,她们用让丈夫同时得到双美的实惠,去安慰他夫权威严被挑战的愤怒。

时至今日,女性的社会地位一直在上升,却仍然摆脱不了传统的巨大束缚,婚姻仍是她们一生最大的事业。即使获取了独立的经济地位,很多女性同性恋者仍然选择回归传统家庭,去与异性结合来保障自己生存的安全。

编辑的话:这篇文章本身也很隽永,不过总觉得崔笺云的丈夫范石那就是个悲剧啊……

神秘的PS: 暗自希望成为范石的朋友,不妨看看 同性出轨算数吗? 一文的蓝字部分……

了解更多:

契兄弟—明朝那些同性婚姻

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同性恋书写研究》,施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历代笔记小说集成.汉魏六朝笔记小说》 周光培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笠翁传奇十种校注》吴秀华,霍现俊,王学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