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枳树
枳树(拉丁学名:Poncirus trifoliata (L.) Raf.),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茎无毛,分枝多,小枝呈扁平状。茎枝具腋生粗大的棘刺,刺基部扁平。叶互生,三出复叶;叶柄长 1-3cm,宽 2-5mm;顶生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微凹或圆,基部楔形,边缘有不明 显小锯齿;侧生小叶较小,椭圆状卵形,基部稍偏斜,幼嫩时在主脉上有短柔毛,具半透明油腺点。花白色,具短柄,单生或成对生于二年生枝条叶腋,常先叶开放,有香气。1
形态特征小乔木,高1-5米,树冠伞形或圆头形。枝绿色,嫩枝扁,有纵棱,刺长达4厘米,刺尖干枯状,红褐色,基部扁平。
叶柄有狭长的翼叶,通常指状3出叶,很少4-5小叶,或杂交种的则除3小叶外尚有2小叶或单小叶同时存在,小叶等长或中间的一片较大,长2-5厘米,宽1-3厘米,对称或两侧不对称,叶缘有细钝裂齿或全缘,嫩叶中脉上有细毛,花单朵或成对腋生,先叶开放,也有先叶后花的,有完全花及不完全花,后者雄蕊发育,雌蕊萎缩,花有大、小二型,花径3.5-8厘米;萼片长5-7毫米;花瓣白色,匙形,长1.5-3厘米;雄蕊通常20枚,花丝不等长。2
果近圆球形或梨形,大小差异较大,通常纵径3-4.5厘米,横径3.5-6厘米,果顶微凹,有环圈,果皮暗黄色,粗糙,也有无环圈,果皮平滑的,油胞小而密,果心充实,瓢囊6-8瓣,汁胞有短柄,果肉含粘腋,微有香橼气味,甚酸且苦,带涩味,有种子20-50粒;种子阔卵形,乳白或乳黄色,有粘液,平滑或间有不明显的细脉纹,长9-12毫米。花期5-6月,果期10-11月。2
分布范围产中国山东(日照、青岛等)、河南(伏牛山南坡及河南南部山区)、山西(晋城、阳城等县)、陕西(西乡、南郑、商县、蓝田等县)、甘肃(文县至成县一带)、安徽(蒙城等县)、江苏(泗阳、东海等县)、浙江、湖北(西北部山区及西南部〕、湖南(西部山区)、江西、广东(北部栽培)、广西(北部)、贵州、云南等省区。2
生活习性枸橘性喜光、温暖环境,应栽种于光照充足处。也较耐寒,但幼苗需采取防寒措施,可用稻草绑扎防寒,成株则不需防寒。喜湿润环境,怕积水,以防水大烂根, 因其根系较浅,遇高温天气应及时浇水,如缺水易导致叶片干枯。喜微酸性土壤,中性土壤也可生长良好。施 肥可于春季萌芽时施 1 次三元素复合肥,坐果后也应 追施 2~3 次圈肥,间隔时间为 20 天左右。1
主要价值药用价值枳性温,味苦,辛,无毒。舒肝止痛,破气散结,消食化滞,除痰镇咳。中医用以治肝、胃气、疝气等多种痛症,枳实与其他中药配伍,对治疗子宫脱垂和脱肛,有显著效果。枳壳制剂的静脉注射对感染性中毒、过敏性及药物中毒引致的休克都有一定疗效。2
生态价值枸橘树的根系非常发达,抗旱力强,能牢固地保护土壤,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路基。枸橘树丛浓密或常绿,不仅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气体具有很强的吸收作用。再是用它取代道路两旁的钢铁护栏,不仅能建起一道绿色屏障,吸附汽车尾气和噪音,起到清洁环境的作用,还可以节约大量的钢材,降低公共道路的养护成本。1
观赏价值枸橘树姿浑圆,四季常青,春季白花芳香,秋季果 实累累,是著名的果树。“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 绿时”。可辟果园供人们游玩尝鲜;亦可丛植于草坪、林缘;宜在庭园、门旁、屋边、窗前种植;亦是春节传统的 盆栽观果树种。盆栽者冬季可陈列于厅室,芳香浓郁, 鲜果色艳,观赏极佳;在庭院中常作绿篱屏障,并能吸收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有益居住环境。1
栽培技术播种和育苗选地整地,苗床选水源方便,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以未育过柑桔类苗木的土地为好。整地前施足基肥,深翻,播前耙平做畦,畦宽1m左右,四周开10-13cm深的排水沟。播种时间一般在秋季,也有在冬季。施足基肥是苗木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播种前施足基肥,一般施熟粪的有机肥和不易淋失的复合肥。撒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后精耕细耙等待时机播种。播种量要看种子出芽率高低来定。枸橘苗播种采用宽条密植方法。条行南北方向为好,条宽25-30cm,条距20-25cm。用平底铁锹铲5-6cm深的播条,条要直,底要平,深度均匀一致。沟内撒上水,等水渗透完,把种子均匀撒在条内,用手或平木板按一下,上面盖2cm厚的土,然后用稻草、杂草或树枝覆盖,有条件的可以用塑料薄膜覆盖,效果更好。种子播后要经常观察,当幼苗出土时,将覆盖物逐渐撤掉,当幼苗出土2/3时,将覆盖物全部撤掉。若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待幼苗露出顶土时,一次性撤掉,预防烧苗。覆盖物撤掉初期,是幼苗管理的关键时期,此时根系未扎牢,侧根还没有形成。如果土壤干旱,水分不足,苗木生理机能将受到损害,表现为茎叶萎蔫、叶子发黄、生长慢,甚至整株死亡,此时应用人工降雨方法,用双喷头的喷雾器,每天下午16∶00-17∶00时,喷水1次,水要喷透,坚持到幼苗出齐为止。在苗木生长期间,应适时中耕锄草。5-6月份,是苗木生长最快的时期,要及时进行追肥,施肥用开沟、浇施、撒施3种方法。干旱无雨季节,施肥1次,要浇2-3次水,才能中耕,防止肥料蒸发和流失。1
栽植与管理枸橘喜在肥沃无茅草的地方生长,选房前屋后或腐殖质多的山坡地种植。移植当年育苗,到第3年春季进行移栽,在选好的地块按3m×3m株行距挖定植坑,定植时每穴栽3株苗。枸橘可为多年生果树,施肥很重要,最好每年4个季节各施1次,春秋2季重施保果肥和保树肥。保果肥在开花前进行,所施肥料以发酵过的人畜粪尿、塘泥、堆肥、草木灰、过磷酸钙及硫铵为主。施肥方式采用环状沟施肥法和水平沟施肥法。冬季应施越冬肥,施后在树的周围堆积15-18cm腐熟草皮,再铺上塘泥土,以确保枳实安全越冬。隔一定时候进行中耕除草。整形修剪:整枝修剪要使侧枝分布均匀,内空外圆,有利通风透光。整形修剪一般在春季进行,主要剔除病虫枝条及枯枝,剪去重叠枝、交叉枝和密生枝,其次是剪除下垂枝,以及结过果的老果枝,促使长出发育枝和结果母枝。1
病虫害防治枸橘幼苗主要有地老虎为害,4月中下旬是第1代地老虎危害严重时期,这一时期,要勤观察,发现虫害,及时用土蚕清农药喷洒,喷药时间最好在下午17∶00左右。秋后袋蛾危害也很严重,发现虫害用40%乐果1000倍液喷洒,防治效果极佳。1
采收与加工枸橘定植后6-7年,即可开花结果。绿衣枳实一般在“小暑”采收,此期采果尚未成熟,呈青绿色,内容物充实,囊瓣组织尚未软化,种子小,加工不易吐籽,是采收的最佳期。一般于12月中旬将成熟的果实采下,取出种子并漂洗干净后,将种子放于40%多菌灵600倍液或0.3%的蓝矾液中浸泡20min后捞出,放于阴凉通风处晾干。种子的湿度以用手抓潮湿但种皮上无明水为度。由于枸橘的种皮比普通白纸还要薄,易失水干裂,丧失生活力,所以枸橘种子在贮藏过程中保持湿度是关键。种子采摘以后,装在塑料袋里,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待种皮腐烂,洗净,置通风处阴干,以种皮不皱为最适度,然后进行湿藏。枸橘加工时横切成2片,放在通风好的竹帘上晒干,切面向阳,(切勿放在水泥地或石板上曝晒,以免影响果皮色泽),这样可保持果皮青绿色,符合绿衣枳实含义。鹅眼枳实的采收在夏初,从地上拾取自然掉落的幼小果实,不切瓣,直接晒干。置阴凉干燥处保存,防蛀、霉。1
植物学史枳的名称,最早见于《周礼》(战国后期约公元前三世纪)“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也见于《山海经》(战国后期作品,可能比《周礼》稍后)的北山经“北狱之山,多枳棘刚木。”《周礼》与《山海经》所称的枳,按其地理分布来说就是本志所理解的枳。直至公元九世纪以前,我国古代书册所载的枳,大抵都指同一植物从苏颂《图经本草》(公元1061年)以至明、清两代各家本草所称的枳(包括枳实和枳壳),有时还指的是柑橘属某些种类,例如香橙,甚至是酸橙,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公元1159年)与《四部丛刊》影印金泰和甲子版两书中的汝州枳壳图都已公认为本志所理解的枳,至于绍兴校定本与甲子版的成州枳实图二者有些差别,但二者的果都是无毛的。
近几年来,我国柑橘园艺学者的调查发现了成熟果变为无毛的枳的一个类型,因而就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果无毛的就不是本志所理解的枳。据此,绍兴校定本的成州枳实图以其植株较矮小,枝曲折,刺粗而长,3小叶等特征不可能是柑橘属植物,更不可能是香橙。至于甲子版的那幅图,除了它的叶不大象指状3出叶之外,也不能排除它不是枳。(当然是属于柑橘属植物的可能性较大)。近几年来的调查还发现了枳的常绿类型,以及具单小叶及2小叶的自然杂交枳类,使我们对于枳的生物学特性有了进一步了解。以前认为“冬不落叶”的,或“叶为单叶”(应该是单小叶)的都不会是枳的考证,值得重新考虑。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玉峰 - 副教授 - 辽宁大学